佛教里的各种宗派是怎么来的?(摘自:成佛之道 第一讲)

佛法的弘传特质有两个根本点:契理、契机。就契理来讲(佛法是)理智的宗教 —— 以教导行,什么叫做理智的宗教?就是必须透过我们头脑的学习跟思辨,不是专谈一个信仰,就什么都解决了。必须经过你的逻辑或者你的头脑去思考、去思维、去接受、去学习、去判断,然后产生信仰,这样就叫做一个理性的宗教,或者叫一个理智的宗教。

他不是告诉你你什么都不用知道,也什么都不用学,你只要相信,“信主就得永生”,当然佛教不是这样子讲,其它的宗教怎么讲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去批评,当然以后我们去探讨都可以,但是目前我们不讲这些。佛教必须要经过你自己的学习,自己的判断,吸收,反省,然后慢慢养成你内心的某些概念之后,这样所产生的信仰才是佛教的信仰,才符合佛教讲的正知正见。如果不是透过这样的学习的话,那你的信心那是一种“仰信”,而不是真正的正信,所以我们说要学习正信的佛教。所以我们要学的是正知,正见还有正信,我们要这样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叫做理智的宗教。正知就是要从认识入门,有了正知后,你慢慢培养才可以产生正见,有了正见之后,你的信心才是正确的信,这个叫做正信,这无非都是透过一种理智的选择。这个是佛法根本的特质,也是一个根本的学习方法。

但是话说回来,佛陀说,众生千百万种,我们每个众生根机、思考、想法都不一样,从不同的文化区域来的都不一样,所以佛法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下,它必须开出一种方便,叫做方便之道,这种方便针对不同的根机,就是说从不同地方来的,受过不同教育,有不同理解跟看法,为了适应这样的人,所以佛法要开出不同的法门跟不同的方便。所以佛教经典说有八万四千种众生,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所有的法门就是学习入门的方便。这个法是指佛法,这个门就是入佛法之门。由于每个众生都不一样,或是说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地区众生不一样,那不一样怎么办?在佛陀的这样的一个正道教学之外,他开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法门,这个就叫做契机。机就是根机,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开出种种不同的法门。

比如说你修什么法门?我修的是净土法门,我修的是般若法门,我修的是密教法门,我修的是禅宗法门,各式各样的法门,都是入佛法的一个途径,这个门就是一个途径。这个途径进入哪里?进入佛法,学习佛法的一个途径跟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门?因为有不同的根机,所以佛陀为的适应不同根机,所以他用了各种不同方法来引导。这些方法在佛陀的时代,它就是一种方法而已,但是后来慢慢演变,它就变成一个法门,就变成了一个宗派。

你们今天听完回去之后,每个人的理解一定不大一样,是不是这样?但是会有几个他们的理解是差不多,几个人认为是不是这样或认为是这样。所以由于众生的不同,佛陀当初讲法的时候,他还会依于众生不同的根机,开出不同的说法。所以佛陀的说法是没有固定的,他到了一个地方,根据那个地方的众生的根机还有他的状况,他就讲出一些他们可以接受,可以慢慢学习的法要给他们,所以综合起来就有这么多的法门,这些本来就是一个佛陀教育的方法而已,这些方法后来佛陀灭度之后,慢慢发展扩张起来之后,就变成宗派,宗派就是这样来的,就是适应根机而来的,所以会有各种宗派,必须要先抓住这一点。

(摘自:如源法师 成佛之道 第一讲)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