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 佛法五分钟
  • 佛法的修学 🌔
  • 俱舍论 🌔
  • 印度佛教思想史 🌔
  • 唯识学概要 🌔
  • 学佛三要 🌔
  • 小品般若摘要 🌔
  • 心经讲要 🌔
  • 成佛之道 🌔
  • 摄大乘论 🌔
  • 正念止观
  • 正法动态
  • 清净道论 🌖
  •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
  • 解深密经讲释 🌔
  • 辩法法性论
  • 金刚经讲要 🌔
  • 闻思修拾得
  • 阿含经讲要 🌔
成佛之道 🌔

佛教里的各种宗派是怎么来的?(摘自:成佛之道 第一讲)

佛法的弘传特质有两个根本点:契理、契机。就契理来讲(佛法是)理智的宗教 —— 以教导行,什么叫做理智的宗教?就是必须透过我们头脑的学习跟思辨,不是专谈一个信仰,就什么都解决了。必须经过你的逻辑或者你的头脑去思考、去思维、去接受、去学习、去判断,然后产生信仰,这样就叫做一个理性的宗教,或者叫一个理智的宗教。

佛教里的各种宗派是怎么来的?(摘自:成佛之道 第一讲) 繼續閱讀 »

清净道论 🌖

打坐开始前有一个喜悦放松的心态至关重要(摘自:清净道论 第二讲)

这里我要先提一点,当你在禅修的时候,你要保持的心态是怎么样的,是至关重要的。你们要记得,就是说你们每次打坐的时候,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念一定要记得:你的心一定要喜悦,放轻松。你一定要放轻松,你才有办法进入状况。比如说你很紧绷,然后思绪又强盛的时候,你的整个身体紧绷,你的思绪又很混乱,贪瞋痴又很相应的时候,你是很难很难进入状况的。更何况你要入定,很不容易。

打坐开始前有一个喜悦放松的心态至关重要(摘自:清净道论 第二讲) 繼續閱讀 »

正念止观

正念止观 | 四念住禅修引导之一:随观身分

学佛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这样说,应该不会有很多人反对。因为如果学佛不能让我们的烦恼少一点,那为什么要学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佛法知识,让自己能在众人面前说几句“有智慧”的话?显然不是的。

正念止观 | 四念住禅修引导之一:随观身分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不倒单”是坐着睡觉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四讲)

佛陀右胁而卧,然后光明想,佛陀没有教“不倒单”,这样了解吗?但是我没有说批评人家不倒单不好还是怎么样,就是 —— 要不倒单是另外一回事,这样了解吗?当然在古代里面有一个比较有名叫做肋尊者(梵语:Pārśva),传说他就是不倒单了,但是不倒单我很久以前说过了,只是说现在(这次课)快结束了,我大概再提一下了。我很久以前说过,不倒单不等于坐着睡觉,这样了解吗?—— 你们听过什么叫不倒单吗?有没有听过这个名称?“不倒”就是不倒翁的不倒。

“不倒单”是坐着睡觉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四讲)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为什么学佛有那么多名相?(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九讲)

有人问说常常听师父说法,为什么学佛有那么多名相呢?名相现在叫做什么?专业术语。有人学佛很头痛,师父我学佛我悟了断烦恼就好了,降伏烦恼就好了,为什么要学那么多专业术语呢?有没有听过师父解说为什么要学专业术语?

为什么学佛有那么多名相?(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九讲)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佛也会老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八讲)

我现在是在讲人间佛教,还有人间的佛弟子,这样了解吗?是有父母,然后会痛,会忧悲苦恼,然后怎么样去修行,然后佛陀怎么样教导他们。你不要把佛陀想到千变万化什么,又放光又什么,先不要这样想。你把佛陀当成是人间佛陀,是一个导师,他内心真的是超越的、证悟的,已经完全没有了贪嗔痴烦恼,但是他这个肉身还是人生父母养的,饿了要吃饭,累了要睡觉,生老病死,如果不小心招了风寒,他也会感冒,脚会痛,也会老。

佛也会老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八讲)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你可能不知道 —— “佛法”并不是宗教(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七讲)

所以师父常讲一句话,佛法它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宗教。那我问你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就是宗教。为什么?佛教它融合了世俗或是文化,或是时间,或是习俗,然后有宗教的性格在里面,因为它传播出来一定是这个样子,不然它没办法传播。但是,你看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一体两面的,如果它把宗教性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它还可以借由它来弘扬。所以人家说什么,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不是这样?佛法的弘扬或是佛教的弘扬,也有可能是成也宗教性,败也宗教性。

你可能不知道 —— “佛法”并不是宗教(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七讲)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学佛要先拿自己开刀,而不是别人!(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六讲)

(阿含经)“记说”的内容有“如来所说”,“弟子所说”,如来和弟子的讨论,弟子和弟子的讨论。如来和弟子的讨论呢,你说那前面“修多罗”难道不是吗?它的特性有点不一样。修多罗它是以佛法的根本教法为主的讨论,但是这个时候(记说)是为了摄受某一个弟子,他以佛果德、起信仰为主,这样各位了解吗?什么叫做佛果德、起信仰为主?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这样子,强调佛菩萨的功德多大,然后你就要跟在身边,或者是跟着这样诵,跟着这样念,那就可以了,这一类的。

学佛要先拿自己开刀,而不是别人!(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六讲) 繼續閱讀 »

阿含经讲要 🌔

知道有没有外星人能让你快乐一点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五讲)

在佛教里面说我们的一切无外乎就这十八界,这样了解吗?因为我们的认知离不开这十八界。你说那师父你没有认知到的那些呢?那我问你说,在佛教来讲,你没有认识到那些意义在哪里?因为佛教讲修行一定是在谈我们认识到的范围里面的,我们认识的这些东西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然后怎么去解决?佛教不谈那些什么外星人、天文地理……那些跟烦恼的灭除跟降伏没有太大关系。烦恼的灭除跟降伏就在于我们认识到这个境界的当下发生了什么问题,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佛教讲说一切法、万事万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处还有十八界,就是这样。

知道有没有外星人能让你快乐一点吗?(摘自:阿含经讲要 第五讲) 繼續閱讀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