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 佛法五分钟
  • 佛法的修学 🌔
  • 俱舍论 🌔
  • 印度佛教思想史 🌔
  • 唯识学概要 🌔
  • 学佛三要 🌔
  • 小品般若摘要 🌔
  • 心经讲要 🌔
  • 成佛之道 🌔
  • 摄大乘论 🌔
  • 正念止观
  • 正法动态
  • 清净道论 🌖
  •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
  • 解深密经讲释 🌔
  • 辩法法性论
  • 金刚经讲要 🌔
  • 闻思修拾得
  • 阿含经讲要 🌔

小品般若摘要 🌔

般若教义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更是最早期的大乘教典。在众多的般若经典中,《小品般若经》可说是最原始的般若经典。尤其是“初品”(又称为“道行品”)更被认为是最早的般若思想,其主题如“菩萨的意义”、“云何般若”、“云何大乘”等等,都是大乘佛教的教义核心。因此,学习《小品般若》不但是好乐般若法门者必学,更是大乘学佛者必修学的圣典。(该课程由加拿大中道禅林方丈如源法师于2024年冬开始讲授)

点此播放该课程音频 第001 – 020讲(更新中)
点此播放该课程视频 第001 – 020讲(Youtube)
点此下载该课程讲义

🔔 如无法使用Youtube播放视频,请至百度网盘下载,详情请参考该页面
小品般若摘要 🌔

“我”、“法”二空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摘自:小品般若摘要 第四讲)

在部派佛教中,虽然某些部派已经有类似“空”这样的思想概念,例如一说部,但并没有成为主流学说。部派佛教的主流学说还是法体实有论。即使如此,接受一切法空思想的修行者,还是用“空”的思想反对上座阿毘达磨的法体论,这也是性空学的一个开始。也就是说,般若经所讲的空性,某一部分 —— 并非完全 —— 是针对当年某一些学者(的批判)—— 这些学者不同于现代专门研究佛学的学者,他们也是修行人。

“我”、“法”二空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摘自:小品般若摘要 第四讲) 繼續閱讀 »

小品般若摘要 🌔

佛法和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摘自:小品般若讲要 第三讲)

佛教跟心灵鸡汤差在哪里?心灵鸡汤它只告诉你一个很简要的概念,它没有告诉你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但是,佛教除了提出这一种完整的概念以外,它还有一个更详细的、有系统的训练方法跟过程,而且这是需要时间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跟经验的累积。

佛法和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摘自:小品般若讲要 第三讲) 繼續閱讀 »

小品般若摘要 🌔

孙“悟空”和“般若波罗蜜”(摘自:小品般若讲要 第二讲)

般若思想的概要,它到底谈了一些什么?印顺导师对般若经非常的重视跟推崇。在印顺导师的思想里面,他认为般若经应该是佛教里面最重要而且是最精华、最精要的部分。那般若经呢,如果要概括它的思想,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就是菩萨的“甚深智”跟“广大行”,或是菩萨的“甚深义”跟“广大行”,这就是般若经的思想精要。甚深义也可以讲说是“解”,广大行是“行”,所以是佛教的根本“解行”。

孙“悟空”和“般若波罗蜜”(摘自:小品般若讲要 第二讲) 繼續閱讀 »

小品般若摘要 🌔

所有的宗教说到底都是在解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烦恼、痛苦?

我们认识诸法实相,跟我们身心生活有什么关系?所有的宗教都会讲真理,所有的宗教都会把问题跟真理以及救赎结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说,我们(因为)不了解真理,所以痛苦,所以不好过,那至于哪一个宗教解释到底什么是真理,那就各个(有各自的)解释。佛教也一样:我们(因为)不了解真理,所以我们就有痛苦;了解了真理,我们就什么?离苦得乐。很简单的一句话。

所有的宗教说到底都是在解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烦恼、痛苦? 繼續閱讀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