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五分钟 | 你真的会觉得涅槃的境界好吗?(妙境长老)
这件事,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在这个,或者我们说是在社会上活动;或者我们不说社会,就说我们这寺庙上那个境界,在寺庙上活动。或者是没有遇到横逆的因缘,大家都是尊重你、赞叹你,你的心情也可能感觉到满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你会感觉到这涅槃是好吗?你这样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不生不灭是好的事情吗?你有这个感觉吗?你有这个需要吗?我看没有,我看不会有。
佛法五分钟 | 你真的会觉得涅槃的境界好吗?(妙境长老) 繼續閱讀 »
“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壮而衰老。童真,充满活力,是可称赞的,但童真而进入壮年,不是更有意义吗?壮年而不知珍摄,转眼衰老了。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所以我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情于愈后愈圆满,愈究竟的见解。”
“衰灭,固然有外来的因素,但发展与衰落,应有佛教自身内在的主因,正如老人的终于死亡,主因是身心的日渐老化一样。所以我尊重(童真般的)“佛法”,也赞扬(少壮般的)初期的“大乘佛法”,而作出:“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法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的结论。”
“俱舍论从相互的立破中,了解彼此的真意义,然后从彼此的差别所在,充分发挥自由思考,阿毗达摩的真精神,就是世亲治学的真精神,也就是我们学佛探索佛法的真精神。”
这件事,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在这个,或者我们说是在社会上活动;或者我们不说社会,就说我们这寺庙上那个境界,在寺庙上活动。或者是没有遇到横逆的因缘,大家都是尊重你、赞叹你,你的心情也可能感觉到满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你会感觉到这涅槃是好吗?你这样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不生不灭是好的事情吗?你有这个感觉吗?你有这个需要吗?我看没有,我看不会有。
佛法五分钟 | 你真的会觉得涅槃的境界好吗?(妙境长老) 繼續閱讀 »
《阿含经》是佛陀根本思想及言行的最早记录。它记录了佛以人的身份教化人间弟子,教导弟子们如何观察世间和身心的无常,进而断烦恼求解脱。其内容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实践的方法纲目等。从经典史来看,被公认为是最早结集成的经典,也是阐述佛教根本教理的圣典。因此,可以说是所有学佛者必学的经典。
关于“阿含经讲要”课程以及《佛陀的教示 —— 阿含经的启示》 繼續閱讀 »
如这块小园地,执着为我所有的,我栽花,我种树,我食用果实,这就是自私的行为。即使是物物交换,社会得其利益,也算不得真正的利他。大乘行者就不同了,不问这株树栽下去,要多少年才开花,多少年才结果;不问自己是否老了,是否能享受他的花果;也不为自己的儿孙打算,或自己的徒弟着想。总之,如地而有空余的,树而于人有益的 —— 花可以供人欣赏,枝叶可以乘凉,果可以供人摘了吃;或可以作药,或可以作建材,那就去栽植他。但问是否于人有益,不为自己着想。这便是菩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