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一个居士问我问很好,他说师父那三藏十二部,我们有没有办法全部都读得通、读得懂?可以啊,可能要好几辈子。我们没办法,那怎么样?有一句话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佛陀开悟了,把这个话讲给我们听,我们跟着他去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用自己去乱摸索。祖师大德们一代一代传下来,做了很多经教或是很多论,然后借由这样来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每一个时代有他的适应性,古代祖师写的东西到现在,我们不一定看得懂,他的应机也不一定适合我们,所以就会有论的出现。
你们知道三藏吗?经、律、还有论。经,原则的定义,经是佛说的,不是佛写的,弟子口传再写下来。律,佛陀制定的规矩,有为一般制定的,有为僧团制定的。论,祖师大德对经的解释,为什么祖师大德多此一举对经做解释?帮助后人能够了解,因为每一个时代有它的文化条件、语言的各种不同。
佛陀那个时代他们口传节录下来的,过了一两百年我们不一定看得懂,所以要有祖师这些懂的人做论来解释。论是不是一次就结束了?不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论?每个时代都有写论在解释,印度过来的叫论,中国人写的有时候也叫疏,然后有各式各样的名称,这些都是论的性质,只是他们不称作论,因为他们认为论是印度的祖师大德们对经的解释所写的,所以中国的祖师写的一般不叫论,有其他各种名称,比如注啦、疏啦,但是性质上就是论,还是在做解释。
三藏十二部那么多,而且很多都是古代的语言,我们现在看的很多东西,虽然是中文,但那是一千两三百年前的中文,我都觉得很惊讶,一千两百年前的中文,我们现在都还可以读。有些文化一千两三百年前文字已经没有人在用了,玛雅的语言文字根本没有人真正在用了,你看这些古文还是有人在用。所以就是由印顺导师,这一本(《成佛之道》)也是论的一种,他把三藏十二部,尤其是依汉传的经典,统规起来把它系统化,把所有的重点浓缩在这一本书里面,所以我们必须要依这个来上课。
好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印顺导师统括三藏十二部,依他可能是好几辈子累积的智慧,写成了这样一部《成佛之道》。之后有什么问题,我给你们,你们都看得懂,自己回去看看没问题。这个很容易懂,是这样子吗?有人看了半天说:“师父,我不知道,白纸写字,我不知道他在写什么。”有没有常常发生这种问题?有啊,因此师父就有师父的功能了,不然就失业了。你们要是全部都看得懂,那我就失业了,因为印顺导师也是几十年前写的。几十年前到现在,里面有太多的佛教的术语、观念、理论,虽然已经很白话了,但是对我们来讲还是文言文相似的东西。因此,他虽然做了这部论,还是我要来解释。我为什么有办法解释?我是花了快二十年在佛法经律论三藏上每天钻念,我才有办法去解释。我一出家,头剃了明天跑来就可以跟你解释一大堆吗?当然不是这样,所以必须要经过训练跟学习。
所以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从佛陀到印度的祖师,到中国的祖师,到近代的祖师,比如说太虚大师、印顺导师这样。近代的祖师写成的论,会有我这个现代的年轻只学过一二十年的师父来多多少少跟你们讨论讨论。系统的学习对一般信众不可苛求,你们能够学多少尽量学,但是对于弘法的大德,那你不能说我只懂这个,我只教这个,那样的话会产生很多误解。我讲过,你只知道一件东西,等于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比较。经过比较,我们才知道优跟胜,或是它的差别,你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摘自:如源法师 成佛之道 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