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佛门网,作者:麦农
佛法是佛陀证悟的宇宙人生实相,而佛陀透过言语表达,引导众生领受这种教法,则称为「佛教」。佛法与佛教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不变的真理,而后者则会随时空的不同而改变。我们如何在世谛流变的佛教中辨识不变的佛法呢?
加拿大中道佛学会住持如源法师,在透过Zoom接受佛门网访问时,剖析了分辨佛法与佛教的关键,我们亦藉此殊胜的因缘,恭请法师分享他的修学经验。
人生所为何事?
如源法师出生于宜兰的一个佛教家庭,祖母与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两位姑姑亦早已看破红尘,落髮为尼。在这种强烈的佛教氛围影响下,如源法师从小对佛教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小时候我时常到姑姑的寺院,喜欢到寺院里礼佛,听法师们讲经,耳濡目染久了,我对佛教的兴趣亦越发浓厚。」
虽然法师小时候对佛教有浓烈的兴趣,但并没有令他萌生出家的念头。与大多数人一样,他每天汲汲营营,依循着世俗的价值观——每天忙于课业,希望能考好成绩,入读好的学校,以便将来能过着惬意的生活。「由于课业繁忙,以致我甚少接触佛教,只是偶尔回去寺院礼佛。直至高中毕业及服完兵役后,母亲才鼓励我到寺院做义工,以及参加共修。那时候我在某间大型电器行任职推销员。」
推销员的工作不算繁重,生活亦十分稳定,每天朝九晚五。然而,这种安稳的生活却没有为法师的心灵带来安稳。「我在电器行工作了三年。刚踏入社会时,我看到了世间百态,于是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人生的意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连串的大哉问,在法师心中生起了一股强烈的疑情。
「这些问题在我心中形成了一种迫切感,我急着想要去探究,想要去寻找答案。」但如何寻找呢?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可真是无计奈何。「当时我趁着共修的时间,向寺院里的法师请益。他们都很慈悲,建议我到佛学院寻找解答。」
何以选择佛教?
幸得寺院法师的指引,如源法师在寻找人生意义的途径上,总算有了点眉目。但问题是要去哪一间佛学院「寻找」呢?九十年代台湾佛学院林立,学院传授佛法的类型,总是因创办人的理念而有所不同。
1993年,二十五岁的如源法师在师长的鼓励下,考进了福严佛学院。「那年院长真华长老,将福严佛学院改成纯男众佛学院,希望能多栽培男众僧人,而我就趁着这个机缘考进佛学院。」如源法师入读学院后,犹鱼得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学佛的目标」。「当我读到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时,心中泛起很深的感触。以前我接触的佛教是比较偏重信仰的,而本书中所谈的佛法,却是非常人间,也很理性,对于修行的方法,书中阐释得清楚明白。」佛学院的这些教导,与如源法师的性格一拍即合,令法师产生极大的喜悦。
「从导师的思想中,我知道探究生命的意义,不能只在知识的层面做功夫。」毕竟找寻人生的意义,有别于哲学的玄思,它需要「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触碰到宇宙的真理,体悟到人生的真谛。正如印老所说,佛法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为了令佛法流布世间,我们可以将佛法作系统的说明,学术的探究。不过,「佛法的本质,决不只是概念的阐述,或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己。」佛法的修学根本,在于信解行证。
与导师思想的投缘,如源法师体会到修学佛法的喜悦,而令法师毅然出家的则是真华长老的德行感召。「我和老和尚的因缘很深,虽然我接触的是导师的思想,但会令我选择出家的却是老和尚的德行、气度的号召。甚么气度呢?我举个例子,老和尚常说,他办佛学院不是为了自己的山头,或是为了广收徒众,以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办佛学院是为了替十方栽培僧众,僧众培养好了,好让他们回到常住帮道场做事。」在真华长老的行谊、气度的感召下,如源法师决定依止长老的座下剃度为僧。
「人与人的因缘确实难以说清。我第一次见到老和尚就觉得很投缘,虽然他很严肃,但却给我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这种感觉跟我第一次看到导师的感觉不同,初次见到导师时,我很感动,这种感觉就像看到圣人一样,不过却让我有种距离感。」如源法师感触道:「如果说导师的人间佛教理念是我思想的引领者,那么真华老和尚则是我实践这种理念的典范和推动者。」
远赴西方求学
学佛以修证为本,但要令佛法得以普遍流通,则必须依懒佛学的训练。「以佛教典籍的结集为例,结集经典需要学问,没有学问是做不到的。经典结集之后,佛弟子们代代相传,如果佛学子没有学问,这又如何做到呢?如果他们没有学问,又如何去註解经典呢?」
住持佛法必须要有佛学的基础和学问。如源法师意识到学问的重要,在福严佛学院高级部毕业后,他便决定前往加拿大深造。「福严佛学院的六年训练,充实了我的佛学背景,但我感觉自己的学术训练仍有不足。同时,我也看到佛教的出家学术人才十分缺乏,只要碰到高深的佛学理论,佛学院总会求助于大专院校的在家学者。试问过去这有学问的古德中,有哪位不是出家僧人?这现象我们应当去改善。 」为追寻严谨的学术训练,为提高僧伽教育的学术能力,如源法师于是决定远赴加拿大深造。
然而,前往加拿大进修并不容易,须面对及克服一些困难。法师解释道:「通常出家人到外国进修时,会遇到两大问题:一、根本的道心;二、现实的问题。」从朴素无华的小镇,去到纸醉金迷的国度,看到花花的世界,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无疑对道心是一种考验。
「道心,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如源法师坚定地说道。「这是因为我知道我为何出家,为何出去深造,我的道心建立在我对佛法的认知以及信心上。我不是为拿个高等的学位,以便将来找份好的工作,而是为了学习严谨学术训练,将来能投入僧伽教育,培养出家僧众。」就这些理由支持着法师的道心不退。
法师坦言:「在加拿大我要克服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语言、经济。语言问题必须是要自己去努力的,还好我的同参道友——如立法师,他是新加坡人,从旁协助我练习英文。」语言问题尚且可以透过努力学习来克服,对如源法师来说,最棘手的现实问题,就是经济来源。「刚开始的学费是筹款,真的过不下去,就跟亲戚朋友借的。虽能勉强缴妥学费,但生活费就成问题,所以那时候吃的、用的都很节省。有时一天只吃一餐,有时会将一个面包切成两半,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
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衍生健康问题。「因为长期营养不足,我的身体出现水肿,如立法师脾胃出现问题,一吃东西就呕吐。幸好我们遇到一位中医师,为我们开方调理,身体才逐渐康復。」法师笑说:「能够出去外面读书算是一种侥倖,也算是一份福气,其他的都不敢再抱怨。遇到问题时,只要道心坚固,再大的问题都不成问题。相反,如果道心不坚固,即使是小问题,也会成为大问题。」总之,「在西方求学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路总算走过来,这是人生的一个环节、一种歷练。」
教与法的差别
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弘法者会因应众生的根器及社会风气,而施设各种「色声香味触」的方便,久而久之,便发展出不同学派,呈现了有别于佛陀住世时的佛法面貌。再者,如今网路十分方便,某程度似为学佛者带来闻法的便利。然而,资讯过多对初学佛者来说,可能变成认识纯正佛法的障碍。
如源法师指出,从佛教史的角度切入,可以让我们去区分佛法在流传中的各种轮廓及演变。这样有助我们勾勒出佛法不共世间法的核心思想。当我们掌握了佛法的真实义,以及它在流布中的变迁,便能为自己所信仰的法门,作一个比较客观如实的定位,同时也不会造成偏爱,以为只要一门深入,或是学习一经一咒,就等同掌握了完整的佛法。殊不知这种现象犹如「取一滴海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都在这里」。
然而,法师也补充,流变中的佛法虽不等同根本的佛法,但就个人的修行而言,我们要关心的是,到底这种流变是扩大了我们的贪、瞋、痴,还是减少了我们的贪、瞋、痴?如果能够帮助我们减少贪、瞋、痴,那么这法门也算是契合佛陀的本怀。
话虽如此,法师却幽默地笑称,自己不是开「佛法百货公司」的——信徒需要甚么,就能提供他们甚么。法师解释:「我所弘扬的佛法比较偏重理性。这对一般大众来说,可能稍为有点难以接受。虽然我知道讲解方便道容易吸引信众,但是我们总不能够为了吸引信众,而不去讲述这种根本的佛法吧?」
假如我们问法师,那他「经营」的是甚么?法师可能会答,我乃一家专卖离苦得乐的丹药老店,而这家药店的特色是——不重门口装潢,亦不会为了令丹药变得可口或增加它的销量,而在丹药上添上一层糖衣。读者如有兴趣知道如源法师如何「推销」这款「丹药」,「卖」的是甚么「药」,还请千万不要错过法师于11月30日以「佛法与佛教」为题的讲座,详情请登入这网页。
第一次知道如源法师的两位姑姑都是出家人,法师能投生在这个家庭,后来能够出家,没有宿世因缘是不可能的。法师的道风和佛学功底令人敬佩,真乃佛门龙象!此生能遇到如源法师并随之修学,相信也是宿世因缘,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