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依印度佛教思想发展之脉络来解释各个时期的空。帮助学者理解空之意涵。导师在序中表示:本书的主题就是“空”。简单的说:“阿含”的空,是重于修持的解脱道。“部派”的空,渐倾向于法义的论究。“般若”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龙树”的空,是《般若经》的假名、空性,与《阿含经》缘起、中道的统一。“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是“中论”(理论的),也是中观(实践的)。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回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总目录)
印顺导师依印度佛教思想发展之脉络来解释各个时期的空。帮助学者理解空之意涵。导师在序中表示:本书的主题就是“空”。简单的说:“阿含”的空,是重于修持的解脱道。“部派”的空,渐倾向于法义的论究。“般若”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龙树”的空,是《般若经》的假名、空性,与《阿含经》缘起、中道的统一。“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是“中论”(理论的),也是中观(实践的)。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回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