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讲讲到印顺导师《空之探究》该句:“佛现前是“唯心所现”,唯识论也说是“唯识所现”。 胜解的假想观,多釆多姿,在佛教的演进中,急剧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扬。”
如果你观念不正确,继续修下去,就会对他方世界 —— 或是对某一些佛,把他当成像神一样地去崇拜,那这个方向就不对了。这就是导师说“神教化”的一个状态。
弟子:如果观这个净土,最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这跟神教化有关系吗?
师父:它这个不是神教化,它是世俗的佛教化,就是求生他方。所以求生他方,观念要正确。就是说你去那边,到底目的要干什么?如果符合佛教的教义或大乘佛教的教法,那就是正确的观念,就是正知正见。但是如果你心术不正,或观念错误,那有可能就是神,就是像其他宗教一样。我这样讲吧 —— 如果你求生他方净土,要问一问自己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是好吃好喝,那我问你,其他宗教也讲天堂,那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我们那个比较殊胜” —— 谁说你那个比较殊胜?因为从别人的立场,他也认为他的比较殊胜。那变成两个来比,比耶和华的力量大,还是阿弥陀佛的力量大?那就没有意义啊!这就不是佛教要讲的。
你去西方净土或他方净土,都不是去那边好吃好喝,而是发菩提心,愿度一切众生。但是我现在能力不足,所以到他方世界去培养我的能力、我的信念。够了之后,回入娑婆度有情,而不是为了好吃好喝。度众生是很辛苦的,菩提是在众生中求的,不是在好吃好喝的地方可以得到的。好吃好喝又可以成佛,这个唯有在方便里面才可以讲。但是究竟的实义,成佛一定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弟子:那这样的话,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那这本身还是有一些假想的?
师父:如果你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话,那就是上品上生了,因为你的智慧够高了啊。如果你能做到这样,有这么高的智慧,那你就不一定要到其他净土去了。
弟子:他方的净土,那是一个真实的,一个真如的实相吗?
师父:那不能叫真如,那都是世俗的而已,因为他还是有相的。
弟子:师父以前说过,如果观般舟三昧的话,如果是看到无量的佛现前,那就是一个定力更强的表现,但如果只是观阿弥陀佛的净土,那要观到无量的阿弥陀佛吗?
师父:是啊,从单一阿弥陀佛开始观,观到无量佛,最后收摄为一尊佛,然后观他说法,那就是定力的随心自在。
弟子:师父,我就觉得观的话,是心自己想象的很多东西……这个是不是很容易走火入魔?
师父:所以这个就是关键的所在。师父刚才不是说,你在修这些之前要听经闻法,观念知见要很正确。对于这些正确的知识都要摸熟、摸透、摸懂,才能去做。如果这样去做,那就没问题 —— 相对来讲,走火入魔的几率就不高了。但是如果你都不懂,然后胡搞瞎搞,走火入魔的几率就非常高。所以佛教里面都说,打坐要先持戒,而且打坐要先养成正见。八正道,正见第一,这些都要去具备。所以你不能说我打坐但不听经闻法 —— 我是非常反对打坐不听经闻法的,这是我的观念,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所以,如果知识观念不足,做任何事情出错的几率都非常大。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去开车之前,你去驾训班训练开车,教练是不是要把一些原理、知识跟观念先告诉你?这样可以避免你产生车祸或一些问题,虽然不能百分之百避免,但至少可以大量减少你出问题的可能性。另一种学开车的方式是,上去自己就开始弄,那这个出问题的几率非常高。这是同样的原理。所以,做任何专业的行为,都要先有广泛的专业知识,你再来从事,那出问题的几率相对来讲就非常少。而且要一步一步来,你也不能贪快。贪快求快,出问题的几率就非常高了。
(摘自: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第十八讲)
(讲授:如源法师 | 加拿大中道禅林)
ℹ️ 文字根据视频录音制作,未经法师审阅,如有疑问请以视频为准或留言